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4, 2009的文章

地景的表相與真實:台灣景觀專業知識中的「景園設計論述」(本文發表於2008造園景觀學術研討會)

作者:顏亮一 蕭夷希 【摘要】 本文之旨趣在於探討台灣景觀專業知識中「景園設計論述」之形成與發展。本文的核心問題如下:1.「景園設計論述」在西方的知識傳統為何? 2.該論述在台灣的發展狀況為何?3.該論述現階段所面臨的課題與挑戰為何?本文的研究結果如下:首先,「景園設計論述」在西方的形成是受到浪漫主義「如畫風格」美學理念的影響,但它同時也與土地的私有化相關。其次,台灣的「景園設計論述」主張利用自然界的材料建造出有美感的地景,而其應用的範圍則大多在小尺度的地景,例如庭園、都市公園以及建築物周邊的美化等。最後,由於「景園設計論述」在知識論的層次上則過於偏重地景視覺美學的面向,因而忽略了地景的生態與社會的兩個非視覺性向度。這種論述的盲點使得景觀建築專業有可能成為掩蓋真實環境問題的工具,同時也限制了景觀建築專業參與生態與社會改革的機會。 【關鍵字】景觀設計,景觀建築專業,如畫風格 (全文可向作者索取)

全球化、懷舊與歷史保存:台北個案研究 (本文發表於2008年都市計劃學會研討會)

圖片
摘要 台灣快速的工業化使得台北的地景從1970年以後產生急劇的轉化,這種轉化帶給市民什麼樣的都市經驗呢?而這種經驗又激發了什麼樣的都市意識呢?而這些都市意識與台灣在90年代的文化政治有何關連呢?上述問題正是本文的核心疑旨。本文首先將分析台北都市地景物質形式的變遷,並檢驗其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之間的關係。其次,本文將指出台北都會地景變遷所引發出的兩種不同的主觀經驗或感受。第三,本文將借道小說家朱天心的作品《古都》,從中理解對台北居民的都市懷舊情緒如何產生,以及懷舊情緒所產生的都市保存意識以及保存運動。最後本文指出,台北的歷史保存運動是當代社會行動者採用往昔意象來重組未來烏托邦的圖像,由此觀之,懷舊其實有服務進步性政治目標的潛力,這也是歷史保存運動在當前全球化時代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全球城市、歷史保存、懷舊、都市經驗、都市政治、都市地景、台北 (全文可向作者索取)

台灣景觀建築專業中之生態設計論述:發展、實踐與課題 (本文發表於2008景觀論壇)

作者:顏亮一、林愷昕 台灣在都市化的過程中,隨著科技經濟不斷地發展與土地不斷地開發和建設,導致原有的自然資源不斷地被消耗和破壞,同時也使得環境品質日漸惡化,甚至加劇各種天災的破壞性,因而台灣社會開始意識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景觀建築領域自然也受到社會趨勢的影響,本文之宗旨即在於檢視台灣景觀建築專業中生態設計論述的發展、其對政策與實務的影響、以及引發的課題。本文的核心問題如下:1.生態設計在西方的知識傳統為何? 2.在該論述被「本土化」後,其所信奉的哲學、使用的語彙、專業範疇的界定以及設計原則為何?3.該論述在真實社會場域中有什麼特別的作用?4.該論述現階段所面臨的課題與挑戰為何?

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鶯歌陶瓷文化的形成 (本文發表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1期)

文化產業與空間重構:鶯歌陶瓷文化的形成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The Making of Ingge Ceramic Culture 作者: 顏亮一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許肇源 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生 林金城 逢甲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摘要 本文以鶯歌作為研究個案,探討以下幾個問題:實質空間的安排與佈署如何支持了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什麼樣的論述與制度界定了該空間的意義?不同社群如何在這個空間中進行互動?在分析了鶯歌陶瓷老街、鶯歌陶瓷博物館、文化路、以及鶯歌陶瓷嘉年華等四個象徵性的空間或事件之後,本文指出都市結構的變更、歷史與傳統的發明以及不同行動者的空間實踐,乃是打造「鶯歌陶瓷文化城」最主要的力量。陶瓷老街和陶瓷博物館相互呼應,生產了鶯歌的「過度傳統」,使得作為社會過程的文化得以被篩選與凝結,成為消費商品。至於真正見證了鶯歌文化與產業變遷的文化路街區,反而被擠壓到擬仿陶瓷文化場域的邊緣,而陶瓷嘉年華則成了地方權力競合的場域。最後,本文提出重新爭取文化詮釋主導權、重新連結文化與生活、重新佈署政治聯盟等策略,作為鶯歌未來發展的參考。 (全文請向作者索取)

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 (刊登於都市與計劃第33卷第2期)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迪化街保存爭議過程之分析,來探討古蹟保存在台北全球化過程中 所扮演的角色及其社會意義。本研究指出,迪化街的爭議過程為台北市提供了一個公共領域, 讓各種對都市未來不同的想像與願景得以浮現,各種價值觀與都市意義得以被公開討論,這對 於建構一個民主開放的市民社會是有正面影響的。從這個角度看來,迪化街保存的爭議不再是 一個文化保存對抗資本積累的都市鬥爭,而是一個在新歷史社會脈絡中為舊都市形式探索、選 擇與協商其未來可能意義的政治過程。 關鍵詞:古蹟保存,都市發展,規劃之政治過程,都市意義,迪化街—大稻埕 --------------------------- 若需全文,歡迎索取

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台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 (刊登於規劃學報33期)

圖片
摘要 台灣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建構,與台灣主流文化論述中之歷史學想像(historical imagination)以及地理學想像(geographical imagination)有何關連?而這些不同的時空想像方式的又和全球政經與文化流動有何關連?本文試圖從歷史保存(historic preservation)這個特定的文化論述生產面向來探討上述問題。在比較《文化資產保存法》、《社區總體營造》與《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歷史保存的不同概念後,本研究認為,台灣歷史保存論述與政策的形成與轉化,是和台灣與全球文化經濟在不同的銜接方式下所建構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有直接的關係。《文化資產保存法》是國家在70年代第一次台灣國際身份危機發生時為了建構台灣的地方感所做的努力。在這個政策中,「中國大陸」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想像領域。因此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而所謂「在地」的範圍就是台灣島。在這個國族想像中,台灣的在地建築文化必須要連結上中國建築的大傳統才有意義。因此,台灣在地歷史環境的研究與保存與其說是為了展現台灣內在的歷史,不如說是要彰顯台灣與中國大陸血脈相連的歷史。相對地,《社區總體營造》與《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則是國家機構在90年代面臨新國際分工所帶來的新國際關係時所採用的文化策略。這個新的文化論述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以新的地方感重新定位台灣的國族想像。這個新的國族想像將台灣島本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領域,而「在地」的概念則被往更小的空間領域延伸,因此而台灣各鄉鎮多元的地方文化與歷史在此時被重新發現,同時被視為「台灣人」共同的文化歷史。 關鍵字:古蹟保存,聚落保存,社區營造,認同政治,地方感,傳統環境 *若需全文,可向我索取

台灣景觀建築理論範型之研究 (本文發表於文化研究月報)

近年來,台灣的城鄉地景發展面臨了兩個重要的挑戰:第一是由於過去快速工業化與都市擴張對自然環境與營造環境所造成的破壞,第二則是在傳統農業解組後推動地方休閒文化產業所引發的新環境議題。在這個情境下,如何在「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原則下以新的方法進行實質環境的利用或改造乃成為當前空間生產最重要的課題。而在與空間生產相關主要的幾個專業(包括土木工程、建築、都市計劃、與景觀建築等)之中,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以說是站在最前哨的位置。這一方面是因為景觀建築的專業領域尚未完全被建制化,另一方面則是景觀建築本身就帶有跨領域的特質。然而,面對這樣的後現代情境,台灣景觀建築專業在知識論的層次上,似乎尚未發展出足以面對這個新社會空間情境的論述與實踐方式。而更要緊的議題是:在台灣的後現代情境中,景觀建築專業的實踐如何能夠對環境資源與都市空間的分配正義作出更具開創性的貢獻?

迪士尼、主題園與擬像的全球化 (本文發表於台灣建築122期)

圖片
狂戀迪士尼? 今年七月十七日是加州迪士尼樂園的五十歳生日,在此同時,迪士尼樂園家族最新的複製成員也即將在香港誕生,預料將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五十年來,迪士尼公司成功地在世界攻城掠地,挾其所創造的文化商品(包括電影、電視、圖書、玩具、主題公園…等等)征服人心,跨出美國本土,先後在法國、日本與香港等地建立了龐大的王國。迪士尼所創造的王國,既是夢幻的,也是真實的。作為一個夢幻的王國,迪士尼在它的領土內把幻境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為男女老幼創造了一個只有歡樂、沒有憂愁的樂土。而作為一個真實的王國,迪士尼公司則為自身創造了巨大的利潤,同時也創造了一個規模空前的經濟帝國。 對於迪士尼樂園在香港空降,許多人應該是抱著滿心的期待,特別是小朋友和他們的家長。真好!不用大老遠跑去美國,就可以倘佯在被米老鼠、白雪公主、 小熊 維尼等卡通人物圍繞的世界裡,或是穿梭在西部小鎮、原始叢林、無垠星際等想像的時空之中。但是,也有人認為,迪士尼樂園跟麥當勞或好萊塢電影一樣,是美式消費文化的向全球擴張的象徵,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推手。依據這個觀點,這種文化全球化幾乎等同於「美國化」,藉著標準劃一的消費文化逐漸取代各地既有的地方認同與地方傳統,讓美國的商品更容易行銷全球。 [i] 換句話說,迪士尼文化乃是替跨國資本進行全球性擴張與積累鋪路的工具,在歡樂的背後是對迪士尼員工的剝削 [ii] 、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對海外製造迪士尼商品勞工的壓榨,以及影響最深遠的-以天真的卡通人物與主題建構一種和消費主義相容的童年。 [iii]

為何我們要關懷弱勢?

圖片
我們(作為一個非弱勢者)為何必須關懷弱勢? 我想有三個原因: 1. 側隠之心,人皆有之.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雖然人總是傾向把自己的利益擺在最前面, 但是在你自己的利益滿足之後, 你的同情心就應該會出現. 我相信社會正義之所以會成為一個普世價值,應該和人具有同情心有關. 2. 就算你不為弱勢者著想,你也應該為自己的未來著想. 今天某些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你不說話,當日難保換你成為受害者. 因此即便是以利己為出發點, 也應該去改變現存的權力關係. 3. 國非患寡而患不均. 當社會上受不平等待遇者越來越多, 總有一天他們會組織起來反抗權威, 甚至是改變社會的制度. 要防患社會對立到這個程度, 不平等的社會結構應該儘早被處理. 而弱勢團體的存在, 正是社會不平等的症狀.

M型社會?這是個擬像政治的用語吧!

大前研一發明"M型社會"這個措詞真是擬像政治(按布西亞的用法)的最佳典範! 此話怎講? 所謂M型社會指的是社會財富分配的兩極化 事實上這個現象老早在學界就已被提出 例如城市兩極化或雙元城市等 大前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用一個統計圖象的比喻來形容 成為一個人人可朗朗上口的流行術語 (就像藍海策略說的其實就是利基市場,世界是平的說的就是經濟全球化) 詭異的地方是 M型社會雖指涉的是社會兩極化 但是它卻把"社會兩極化"這個字所帶有的批判意味全部給抹滅了 使得M型社會成了一個不痛不癢的說法 它一方面帶出了事實 另一方面則遮掩了事實 所以我說它是一種擬像政治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結果 大前要負最大責任 因為當他提出了這個說法之後 這位策略大師所提出的建議並非如何框正這種不公不義的現象 而是告訴企業經營者要如何將產品價格設定也隨之兩極化 好像社會M型化是歷史的必然 "日頭赤炎炎,隨人顧性命" (台語) 大家要想的是如何在這個趨勢中各自求生 而不是去想像與重建較為公平的社會 資本主義有這麼會模糊焦點的文化打手 難怪資本家可以在今天的世界變得益加猖獗!

"理論"是什麼?

圖片
一、何謂理論? 將事物的現象一般化,作為認識世界的通則 二、為何需要理論? 1. 避免經驗的自我中心 2. 將日常生活聯結上制度與全面性的模式 3. 了解表相下的真實世界關係 三、理論有什麼不同的形式? 1. 工具性理論:實務操作的手冊 2. 詮釋性理論:現象意義的解釋 3. 批判性理論:揭露表象後的真實關係,促成解放行動的產生

質性研究 vs. 信度效度

圖片
1. 先從社會科學的研究過程談起。研究過程一言以蔽之大約就是胡適的那句名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更進一步來說,「大膽假設」指的是研究過程中「發現的脈絡」(context of discovery),研究問題的指認出、研究假說的提出、檢驗假說的程序都是在這個脈絡之中發生的。「小心求證」則點出了研究過程中「證明的脈絡」(context of justification),在這個脈絡中主要的課題是用什麼方法來檢驗假說是最恰當的。

文化地景概念初探

圖片
1. 何謂文化地景 自從199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中正試認定文化地景(cultural landscape)是屬於文化資產的一類,並列為保護的對象後,文化地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成為都市規劃、建築、景觀建築及人文地理學等空間學門所關注的研究主題。 然而不同學術領域甚或同領中不同的學者在使用這個措詞時往往指稱的是不同的內涵。換句話說,儘管文化地景在學術論述中常可見到,但是文化地景的涵義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這個情況其實不是台灣學界獨有的,而是國際學術界共同的現象。由於文化地景的定義如此分歧,因此也造成了研究者之間溝通對話的困擾。 然而,儘管文化地景的語意沒有獲得一定的共識,我們仍可將之大致分為相關但又不同的兩大類,也就是「歷史保存論述中的文化地景」與「文化地理學論述中的文化地景」。以下將分別說明之:

我的求學之路

圖片
不久之前我去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新進教師研習營 (註:本文是在2008年寫的文章) 有一位講者提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想要當老師? 為什麼我想當老師? 我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從那一刻起我就不停地思考著這個問題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想當老師的念頭呢?

超越追求真相,開拓實質正義的戰場

圖片
(本文刊登於2004年四月份聯合報民意論壇) 在三二七大集會之後,總統府前面這波群眾抗議運動暫時告一段落。但是未來的衝突空間將進一步延伸至國會、各級民意機構、媒體、甚至重回街頭,似乎也是可以預期的。已經有許多人注意到,過去這個星期的抗議行動,有一個明顯的特色,那就是有為數眾多的都會中產階級、女性、年輕人參加了這樣的行動。也有人注意到,三二七活動訴求的主軸,“真相、公道、民主”,大體上已經超越了傳統泛藍那種強調族群意識(外省人的受害者情結)或是其領導人或是政治人物不服輸的、非贏不可的心態。基於這樣的觀察,甚至已有論者開始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新的政治運動的開端或是新的政治空間的開展。 基本上,許多政治理論以及都市理論家已經指出,自古希臘以來,市民在公共空間自由公開表達意見、論辯、示威、遊行,原本就是構成民主社會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這個層次上,這次的群眾運動是充份具有正當性的。特別是追求真相、追求公平與民主等訴求,都是沒有人可以反對的普世價值。然而,我認為若要將這次擦槍走火所引起的政治運動的效益極大化,讓台灣剛起步的公民社會更茁壯與更成熟,這個政治運動的能量必須儘早超越追求真相的運動訴求,而積極開拓另一個與國家機器週旋的戰場。 為什麼要超越追求真相的訴求?有兩個原因。第一,真相可能存在,但是真相的再現與詮釋則有無限多的可能。即使真的成立所謂超然的調查小組宣佈定調的“槍擊真相”,全台灣還是會有一半的人不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各取証物的再現,各下評斷。這個問題最後會像世界上有沒有神或有沒有鬼一樣,成為一個永恆的公案。第二,追求真相的訴求的確是符合普遍正義的原則,但是這個議題只和選舉的“程序正義”相關,卻不必然與社會資源分配的“實質正義”相關。“程序正義”不是不重要,但是在台灣當下的政治現實中,即使實現了“程序正義”,“實質正義”並不因此得到更多的保障。更具體地來說,試想,不管是誰因為槍擊事件真相大白而當選,難道台灣稅賦不公、教育品質倒退、受教權不平等、貧富差距擴大、區域資源不均等⋯等等問題,就會因此得到改善嗎?這些在這次選舉中被遺忘的問題就會應誰當選而必然被面對嗎? 我個人推測,這次站在凱達格蘭大道上的上班族、就業女性、家庭主婦、學生、商人、教師、以及其他所謂的中產階級,促使她/他們走上街頭不是連宋個人的魅力、或是泛藍那種模糊政治訴求,而是民進黨政府過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遺產:古蹟保存理論之批判性回顧

圖片
(本文刊登於地理學報第42期) 前 言 大約自九○年代起,對古蹟保存1的重視在台灣逐漸成為建築與景觀學界、市民團體、以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共識。在建築與景觀學界方面,延續著七○年代古蹟保存運動的傳統,發展出強調民眾參與以及常民文化地景保存的「聚落保存論述」。2在市民團體方面,可在全台各地看到了各式各樣文史工作室的成立,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專門以推廣古蹟保存為職志的民間社團出現,像是台北的樂山文教基金會、古風史蹟協會,以及宜蘭縣的仰山文教基金會等。在政府部門方面,有好幾個地方政府,像是台北市政府、宜蘭縣政府、新竹市政府等,都把古蹟保存當作重要的文化與都市發展政策。至於中央的文建會則是從九○年代中期起,如火如荼地在全台各鄉鎮展開了以地方歷史文化保存為中心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而在2000年之後,文建會又更進一步地大力推動「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申報的工作,並在2002年邀請國內外的學者共同評選出十一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3,試圖以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申報世界遺產登錄,讓台灣的文化遺跡「走出台灣,登錄世界」(陳郁秀,2003)。依上述的觀察來看,說古蹟保存是台灣的一個新興社會運動似乎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