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台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 (刊登於規劃學報33期)
摘要
台灣國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的建構,與台灣主流文化論述中之歷史學想像(historical imagination)以及地理學想像(geographical imagination)有何關連?而這些不同的時空想像方式的又和全球政經與文化流動有何關連?本文試圖從歷史保存(historic preservation)這個特定的文化論述生產面向來探討上述問題。在比較《文化資產保存法》、《社區總體營造》與《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歷史保存的不同概念後,本研究認為,台灣歷史保存論述與政策的形成與轉化,是和台灣與全球文化經濟在不同的銜接方式下所建構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有直接的關係。《文化資產保存法》是國家在70年代第一次台灣國際身份危機發生時為了建構台灣的地方感所做的努力。在這個政策中,「中國大陸」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想像領域。因此台灣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而所謂「在地」的範圍就是台灣島。在這個國族想像中,台灣的在地建築文化必須要連結上中國建築的大傳統才有意義。因此,台灣在地歷史環境的研究與保存與其說是為了展現台灣內在的歷史,不如說是要彰顯台灣與中國大陸血脈相連的歷史。相對地,《社區總體營造》與《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則是國家機構在90年代面臨新國際分工所帶來的新國際關係時所採用的文化策略。這個新的文化論述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以新的地方感重新定位台灣的國族想像。這個新的國族想像將台灣島本身視為歷史與地理的領域,而「在地」的概念則被往更小的空間領域延伸,因此而台灣各鄉鎮多元的地方文化與歷史在此時被重新發現,同時被視為「台灣人」共同的文化歷史。
關鍵字:古蹟保存,聚落保存,社區營造,認同政治,地方感,傳統環境
*若需全文,可向我索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