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10, 2021的文章

拼裝塭仔圳:產業群聚與非正式都市化

圖片
(本文全文請參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8期) 本文從一個基本問題出發:非正式產業聚落在某個地區的演化,其空間與社會上的邏輯為何?通過拼裝都市論的視域,我想要探究,塭仔圳地區的社會與空間是如何發展的?它與新莊的都市化過程有何關連?本文檢視了新莊地區金屬製造業空間群聚的發展、塭仔圳工廠的跨界(正式/非正式、農業/工業、區內/區外)生產網絡、塭仔圳廠房的需求與供給機制、以及地方政府對未登記工廠的處理。經由上述四個面向的分析,本文研究結果可以歸結如下: 塭仔圳是一個「臨時性棲地」,是當地製造業廠商與地主在新莊都市化過程中挪用的一個時間/空間縫隙 。就時間縫隙而言,是從 1980 年代到 2015 年這三十餘年之間北台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時機;就空間縫隙的言,則是這三十年來因防洪管制所形成、在都市土地管理上的空白地帶。這個由於偶然因素而形成的時空縫隙,在國家法治的例外狀態下,成了產業發展的基地。而這個基地和新莊的金屬製造業發展密不可分,它可以說是新莊的都市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拼裝體。 具體而言,塭仔圳內的金屬製造業者的生產網絡乃是緊密地和新莊地區整體的生產網絡結合在一起,建立在母廠與塭仔圳加工廠之間綿密的合作關係。這種合作關係乃是由塭仔圳特殊的非貿易互賴所建立,特別表現在三個面向,包括生產網絡催生出的空間、區位流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土地非正式利用下的組織創新。至於在廠房的供需方面,由於洪水平原區的禁建限管制,加上農地遭受周邊工廠廢水的污染,塭仔圳地主為了「地盡其利」,於是便委由所謂「二房東」興建違章鐵皮廠房,提供新莊地區大量需要廠房的小型工廠廠商,形成了大片的非正式產業地景。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基於地方人口就業、民意代表壓力、相關管理單位意見不一致等因素,對於塭仔圳的工廠長期以來採取放任模糊的政策,一方面默許違建存在,二方面仍課徵營業稅、營所稅、房屋稅、土地稅等。最後,在上述產業地理群聚的內生力量、土地市場的供需法則、國家的產業政策、都市規劃的空間治理、農地地主與小型製造業者的生存策略、塭仔圳的空間區位、大台北防洪計畫、農地休耕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這個挪用時空縫隙的臨時性棲地。 藉由塭仔圳的經驗研究,我想指出非正式的產業群落確實有其獨特的經濟群聚特性,而且它並非都市發展中產生的問題,反而是都市發展過程的動力之一。當然,塭仔圳的發展有其獨特的時空背景,未必能全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