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危機與空間重構:清代臺北之區域動態
(本文刊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6期) 結論 你 ⋯⋯ 的天空,與四千多年前沿著淡水河來此漁獵農耕的先民所看到的相去不大,與三百三十年前某暗夜溯河而上並首次發現凱達格蘭人的西班牙人所見無異 ⋯⋯ 平疇四野,與一百二十年前郊拼落敗逃來的同安人所見差不多,雖然看不到河,但知道河流就在那不遠處,隨時可以順流出海,叫人心生遠意 ⋯⋯ ( 朱天心 1999 : 169 ) 你們曾經不具任何知識、歷史知識,與它愉悅自然的相處過活,待有一天你具備了了解它的知識 ⋯⋯ 它再也不一樣了,與過往不一樣了。 ( 朱天心 1999 : 190 ) 無論是俯瞰或眺望我們今天稱之為臺北的這個地方,我們大概很容易聯想到刮去重寫的羊皮紙( palimpsest )這個許多城市研究者喜歡的隱喻:曾經存在於城市中的人群、活動與事件總會在城市中留下一些空間的紀錄;即便這個紀錄在某個歷史時刻被消除或被其他空間覆蓋,但總是會在城市羊皮紙上留下一些印記,因此我們可以在不同時期印記的交疊上看到城市的歷史。臺北盆地自然也留下了這樣的印記,但是更重要是,我們要如何詮釋這些印記。 受到近年來地理學與歷史學所發展的知識論與方法論之啟發,本文試圖在線性、演化、目的論式的歷史敍事方法之外,找尋新的詮釋空間,讓我們能用「再也不一樣、與過往不一樣的」眼光回首臺北這個「古都」的來時之路。 主流文獻對臺北發展的詮釋予人的印象大致如下:抱功利主義的漢人冒險犯難開墾臺北,促成了資本主義在臺北的萌芽,也推動了臺北各市街的發展。然而這種詮釋既未見族群之間與階級之間的衝突,也未見清帝國以及西方資本主義帝國對於臺北地理空間的掌握與運用。本文的詮釋觀點則迥然不同,本文將臺北的市街與聚落發展放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清帝國、臺北盆地本身等三個不同的地理尺度下來檢驗,並指出 推動臺北區域形成、變化與發展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