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求學之路

  1. 不久之前我去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新進教師研習營 (註:本文是在2008年寫的文章)
    有一位講者提了一個問題: 為什麼你想要當老師?
    為什麼我想當老師? 我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但是從那一刻起我就不停地思考著這個問題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有想當老師的念頭呢?

    是大學時對於建築教育的失望所產生的欲念呢?
    還是再往前推,推到我很不願意回憶的高中生涯的某個機緣呢 (為什麼不願意,後文會談)
    我想到了一次我和我的國文老師陳惠豐老師
    陳老師大概是我所有高中老師當中我最敬佩的老師
    他讓國文從一個死氣沉沉的科目變成一個有趣的學問
    我甚至曾經想去唸國文系...
    我的數理科目一直很差
    在快畢業前我有一次很沮喪地去找他
    問他我是否是資質不好的學生
    他想了想,告訴我:
    "其實你是一個凡事都要追根究底的人
    如果事物沒有探討到最本源
    你就沒有辦法去接受這個科目
    不幸的是我們的數理教育就是這樣
    是因為很多前提性的東西沒有教
    所以你才會根本不想去唸它"
    若說我在高中有什麼收獲
    這大概是最重要的了
    從那時開始我才對自己稍有信心
    原來不是我笨
    是我無法生吞活剝前題不清楚的學問
    或許是從那時起
    我認識了自己有一種窮盡天理、凡事都要探個究竟的性格
    我希望把這些知識很清楚地告訴別人
    在那時,當老師的想法就悄悄播種在我的心田之中
  2. 我常跟學生說,我其實並不聰明
    只是一但確定了目標,就會堅持走到底
    我從小學畢業之後,就發現原來自己不再是第一名了
    上了國中我忽然覺得教材都變得好難,尤其是數理科目...
    國中在我們那個變態老師的催逼下很痛苦地讀了三年
    好不容易考上了師大附中
    誰知高中只是我人生挫敗的開始
    第一次期中考我的數學考了零分
    數學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去
    我本來以為她要痛責我一頓
    沒想到她竟然比我還沮喪,她想知道她教法出了什麼問題,會讓一個學生考成零分
    我當然更不知道為什麼了,我高一的數學後來是靠著同學幫忙才過關的
    當時我發現我所有的科目我都讀不下去
    只有國文和音樂是我全心投入的
    於是高二分組時我本想選社會組
    沒想到父親反對,他說唸社會組沒出路,唸自然組才算有一技之長
    在與父親抗爭之後,我還是屈服了,但有一年的時間我都不再和他說一句話
    從高一帶我們到高二的導師見我選了自然組,他只說了一句話: 一個最好的律師可能是最差的工程師
    我當時聽了除了淚流滿面之外,說不出一句話來
    果然我的後兩年成績差得很,全班50毎人我從來沒有不是最後10名的
    成績差家裡就管得更緊
    我就越不快樂,更唸不下那些我不知道為何要唸的東西
    成績就越爛
    果然第一年聯考落榜
    或許是心情的關係
    那年暑假我生了胃炎,整個人瘦了10公斤
    沒辦法,只好進入不見天日的重考班
    希望明年能有一點希望....
  3. 有一位朋友讀了我的求學經驗後告訴我,其實繞路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
    我覺得她說的真是太對了,她的話讓我想到從事教學工作以來自己一些奇特的經歷
    ......
    2003年剛畢業時,我找到了第一份教職,也就是現在就任的輔大景觀系
    當時就有人勸我多考慮一下,因為該系人事不太穏定, 五年來有三位專任老師離職
    可是那時候除了輔大以外,沒有其他學校接受我的申請
    (就像當年我出國時,只有UCLA一家學校肯收我這個學生,這以後再說)
    再加上它在北部離家近,所以也只好過去了
    結果才一開學,立即發生了一位老師因性騷擾事件而離職的事
    這件事被媒體大肆渲染
    有一天我竟然看到四、五輛SNG的車子同時停在系館門口
    真叫人大開眼界....
    開始工作以後,我自認非常認真地在教學,同時也得到不少同事的肯定
    可是我萬萬沒有想到,在第二學期末六月時,系教評會竟然以3:2的票數否決了我的續聘
    我到今天記得當時的感覺,我整個人震驚到腦中一片空白
    當晚在黑暗的研究室裡,我想到
    我太太懷孕4個月,而我丟了工作...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我未出世的孩子啊,爸爸對不起你"
    不過幸好我得到不少貴人的相助:
    其實在六月的時候,大部份學校都已經聘好了下學年的老師,因此要找到新工作倍加困難
    我找了半天,發現當時逢甲大學土管系還在徵人,我便寄了履歷過去
    結果並沒有被錄用,但是由於當時逢甲剛成立了景觀與遊憩研究所,他們覺得我可能可以適任
    而所長李素馨老師和我輔大同事葉美秀、趙家麟、陳燕靜幾位老師都熟識
    在我輔大同事的推薦下,李所長去和學校爭取了本來是下學年度的教師缺額,破格錄用了我
    所以我才在得以在2004年八月到逢甲大學任教
    這幾位老師給我的協助,我永銘於心...
    ....
    逢甲景憩所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學術環境
    而且學校還提供了宿舍給我住
    唯一的缺點是我必須每個星期往返台北台中一次
    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但是我在逢甲工作得很愉快
    所長很開放,隨我要開什麼課就開什麼課
    在逢甲的三年,我利用自己開的課,讀了很多自己有興趣的東西
    而學生上我的課雖然吃力,但是他們都非常用功
    我在台中也認識了不少產官學界的人士,擴大了自己的社會歷練
    不過在2007年8月我很意外地又回到了輔大 (這又是另一段故事)
    而且更棒的是
    我兒小予剛好滿三歳,可以進輔大家庭教育系附設幼稚園去唸書
    我從我的研究室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教室
    這不是上天很奇妙的安排嗎?
    現在回想起來,這段事業上的波折對我知識與智慧的成長反而是正面的
    所以我常說,其實我是去逢甲留學,現在學成歸國又回輔大了
    或許我該感謝的人當中還應包括當初請我走路的系主任呢
  4. 我之前提到高中那段我不願意回憶的歷程
    最後以落榜重考告終
    由於我一直覺得自己應該走跟創作有關的路子
    結果我在理工科系中發現了一個與藝術有點關係的科系,那就是建築系
    因此在第二年重考填志願時,我只填了六個志願:都是建築系 (當時全國只有六所建築系)
    結果就這樣進了淡江建築系
    進了建築系之後我也跟大部份的同學一樣夢想成為大師
    但是有幾件事改變了我的想法
    首先是當時正逢解嚴前後時期,一下子出現了許多過去被查禁的左翼學術作品
    我當時特別被法蘭克福學派的論述所吸引,這些文獻徹底地改變了我的世界觀
    第二是當時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特別是學生運動,它們讓我看到社會改造的可能性
    有一段時期,我沒有辦法做設計,因為我覺得社會改造的問題更為急迫,而建築師似乎幫不上什麼忙
    我覺得淡江這裡的東西我完全沒興趣,直到米復國老師來了以後為止
    米老師是城鄉所第一個博士班畢業生,因此也帶來了許多社會關懷取向的建築知識
    他也是我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幸好有了他,我的設計才做得下去
    寫到這裡,我想說的是
    僅管當初家人希望我唸理工的科系
    但是我到最後仍然繞了一條崎嶇的小徑,進入了我最喜歡的社會科學領域
    有時候我覺得我還真是個固執的人呢!
  5. 最後,再來談談我坎坷的博士生活
    首先在出國前我的英文破到不行,看起來也不像是很會唸書的人
    有一位老師甚至勸我打消出國的念頭,他覺得我恐怕不能適應國外博士班的環境
    然而我就覺得,不管如何總要試試看
    結果我光托福就考了四次,從500分左右考到後來終於有了597分,接近600分的基本要求
    而我當時申請了四間學校,只有UCLA收了我,而且還是備取的
    但總算還是有機會可以到國外看看
    到了那裡,果然非常挫折,讀書又慢,上課也講不出一句完整的話來
    回想起來,我竟然能夠度過第一年也真是奇蹟
    另外為了要申請助教缺,學校規定外國學生要考口語
    結果這個口語考試我又是考了三次才通過 (通常別人一次訧過了)
    然而由於系上助教缺極少,於是我就去申請中文系的助教,幸好有申請上
    不過那時我已經是博四了
    另一件很慘的事是學科考
    我準備在2000年一月訂婚,而學科考則是安排在12月
    本來指導教授Anastasia Loukaitou-Sideris告訴我沒有人不會通過的,結果我破例了
    口試委員給了我一個conditional pass,要我在一個星期內再補充書面的回應
    我當場差點沒哭出來,我告訴他們我再過一個星期就要回台灣去訂婚了
    他們先向我道賀,然後要我一月中開學時再交
    一波三折之後,終於讓我通過了...
    ....
    好不容易通過學科考之後,接下來要提proposal了
    本來希望能在第四年結束前(2000年6月)通過,結果仍然事與願違
    我的口試委員之一Edward Soja是一位很和藹但是要求很嚴格的人
    在反覆的討論過程中,他什麼都不在意,就是緊釘著我的研究假說不放
    我被他逼著研究假說一改再改,最後連題目都改了
    本來要寫全球化與台北商業空間的關係
    後來變成台北古蹟保存政策與運動的探討(還好仍是在全球化的脈絡下談)
    事後我覺得他的教法有點像是禪師在點撥弟子
    永遠沒有答案,要你靠自己頓悟
    (讀者當中如果有我指導的研究生,會不會覺得似曾相似? 哈哈..)
    不過這個頓悟要花的時間可久了,我最後到了2001年5月終於才提了proposal
    有了上次學科考的慘痛經驗,這回我可不敢大意
    一個月前我就開始模擬口試時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
    到了前一個晚上我還在背我自己的講稿...
    第二天在我終於在口試結束後走進教室時
    看到教授們微笑地恭喜我通過了
    額外的收獲是:我多學了兩句英文的表逹法
    Edward 說了一句:you have come a long way to...(忘了後面了)
    Anastasia則在會後告訴我:you have passed in flying colors
    其實我當場沒完全聽懂,事後查了一下才知道
    Edward說的是"你歷經了千辛萬苦..."
    Anastasia說的則是"你高分通過"
    總算...雖然花了五年的光陰...成了博士候選人了
    之後我又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寫完論文
    所以從頭到尾唸了七年
    很漫長吧?
    所以我常覺得其實博士誰都可以唸
    只要肯投資時間和金錢...再加上一點傻勁兒
    總有一天會唸完的

留言

  1. 顏老師:
    很佩服您的努力與堅持

    回覆刪除
  2. 謝謝
    我希望自己的經驗能鼓勵同學

    回覆刪除
  3. 升大三的暑假就看過這篇了
    有趣的是
    有時候遇到挫折
    會找這篇文章來鼓勵一下自己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回覆刪除
  4. 學長:

    你的學習經驗跟我差不多耶!我也是繞了很多路!或許有機會也我應該寫出來!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文化地景概念初探

迪士尼、主題園與擬像的全球化 (本文發表於台灣建築122期)

質性研究 vs. 信度效度

塭仔圳重劃案的荒謬

古蹟保存與社會正義:樂生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