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環境設計的王道

設計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年輕人有「叛逆」的習慣,也就是先成為一個天生的革命家,這一點與當代藝術家有共同之處,可是在專業態度上是不同的。藝術家的叛逆是無邊際的;設計家則必須自人性開始思考,希望通過創意來改善人類生活。所以必須了解人性,了解人類文化,只有這樣創意才能為人類的福祉服務。



上面那段話是引自漢寶德5月17日在聯合報民意論壇發表的言論。作為景觀設計系大一基本設計的教育者,我完全服膺漢先生的看法。在環境設計這一行(包括景觀設計、都市設計、建築設計與室內設計等),太多的設計者都希望自己能生產出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空前絕後的革命性作品;但是漢先生在此提醒我們,「藝術家的叛逆是無邊際的;設計家則必須自人性開始思考」。偏偏這些環境設計者往往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其設計的出發點常常來自個人的玄想,或是一知半解地挪用解構主義、現象學、後現代主義、超現代主義、數位理論、模糊理論(以及你可以講得出來的各種流行術語)來合理化自己的設計作品。這種作法尤以建築師最為走火入魔,在她/他們心中只有自己創作的欲望,根本沒有使用者的存在;每個建築系學生都幻想著有一天自己會變成超級巨星,但可笑的是數萬個建築師裡面才會出一個巨星,那就請繼續努力吧。


相對來說,景觀設計要比建築設計多關心使用者得多。這也許跟兩者的專業發展差異有關,現代的景觀專業是從對土地與環境的關懷開始的,比較關心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而不像建築設計那麼重視形式。此外,由於景觀師關心的是創造人性的環境,心中想的總是使用者,因此比較不會有像建築師那種專業的傲慢。因此就好環境、人性本位環境的營造而言,我認為景觀建築可以揮灑的空間要比建築系廣得多。


那什麼叫人性的環境呢?我覺得就是可以很貼心地支持我們日常生活中各種活動的實質空間(心理層面的空間我暫且擱下不談)。在我們大一的教學中,我們從第二學期開始讓學生去體會空間與活動的關係,從而自活動的需求中發想空間的形式。根據最近又開始流行的高夫曼社會學理論,人的生活就一種表演,我們像舞台上的演員,和不同的人互動時會有不同的方式,演出不同的劇碼。不同的劇碼當然要有不同的舞台背景來讓支持故事情節的進行。這些每天上演情節,就是我們的日常活動,我們設計者的任,就是要佈置活動的舞台。對我來說,這就是人性的環境。好的環境是從生活中形成的,好的環境不是從設計師心中的冥想中頓悟出來的。


當然,除了支持社會活動的產生之外,環境形式的美學也不是不重要。最好的作品,總是能夠同時結合這兩個目標。然而對設計初學者來說,要達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非常困難;遇到這種狀況,我寧可先以活動為主,暫時犠牲形式美學的目標。我的理由如下:環境設計和其他設計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我們整個身體是被包覆在其中的,我們的活動多半是由內而外,而非由外而內。和其他的設計相比較看看,平面設計主要是用看的,金工也是用看的,各種應用藝品也多半是用看的。至於服裝是包覆著我們的身體沒錯,但是我們並不在其中活動;汽車是包覆著我們沒錯,但是我們是駕著它在空間中活動的。所以環境設計(無論景觀、建築、室內)的確和其他設計工作有著很大的差異。


傳統的設計教學,都是先畫平面、立面、剖面,最後再做草模來研究空間感。我大學唸建築時就是接受這樣的訓練,結果我發現這樣的做法往往只是在建築的形式上做工夫,忽略了使用者在建築物內部活動的感知。師生在討論的時候,也難免為外形所魅惑。天知道建築不是站在外面欣賞的,而是要走進裡面去使用的。後來受了柏克萊101教育的啟發,我現在都要求學生直接從模型入手,而且先要求她/他們用模型來搭接生活的舞台,至於外部形式的美或不美,我認為是比較次要的問題。另外,我也要求學生先用模型做好設計,再依其設計去畫平立剖的圖面。畢竟作為真實空間的再現,模型要比圖面來得更容易體會,我認為培養初學者的空間感,套句流行用語,這才是學習環境設計的王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文化地景概念初探

迪士尼、主題園與擬像的全球化 (本文發表於台灣建築122期)

質性研究 vs. 信度效度

塭仔圳重劃案的荒謬

古蹟保存與社會正義:樂生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