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與低碳城鄉
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要將產業發展與低碳城鄉連結在一起著實不易,因為大部份產業的生產原料都來自世界不同的地方,產品也是銷售到世界不同的地方,這些運送原料或產品的過程就必然產生大量的碳足跡。因此如果真的要達成低碳的目標,恐怕只有縮小商品交易的距離,縮小經濟貿易的規模。而其最極端的形式大概就是所謂的「地產地銷」。而地產地銷則意謂著我們必須改變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這談何容易!
儘管如此,我們或許仍能設法一步步地往低碳的目標緩緩邁進。而相較於其他產業類別來說,地方文化產業又似乎最有機會和低碳城鄉的理想結合。我想我們可以從地方文化產業的「文化場景」和「文化產品」兩個向度來思考。所謂文化場景指的是生產文化產品的地點,這些地點往往本身也是觀光的景點。例如鶯歌的文化產品是陶瓷,而其文化場景則是諸如陶博館或陶瓷老街等地。又如深坑的文化產品是豆腐,而其文化場景則是深坑老街。當然,有些地方有文化場景,卻還未創造出文化產品;有些則相反,有文化產品,卻尚未打造產地的文化場景。
文化場景要創造的就是觀光的收益,遊人理當越多越好,最好有國外的觀光客。然而,遊客越多、來的地方越遠,其交通工具所造成的碳足跡也就越多,這使得觀光業和低碳的目標完全抵觸。在這個種矛盾的狀況下,或許我們該思考的是,在發展觀光的前提下,如何盡可能地減低碳足跡呢?
針對上述問題,我在此提出幾個綱要性的策略:
1. 提供方便而節能的公共運輸工具,減少遊客開自用車來當地遊玩的機會。例如,文化場景若有捷運或鐵路可到達,那就會減少遊客使用自用車的機會。而若沒有捷運或鐵路可直接到達,那就提供方便的公共運輸連接至最近的車站。以八里的十三行博物館園區為例,可以用小巴士往來園區與八里渡船頭,這樣便可鼓勵遊客由搭捷運至淡水,再由淡水搭渡輪到八里,由小巴士銜接至十三行。
2. 在觀光地本身設置方便的自行車道系統,讓遊客可以自行車在其中行動。
3. 與其追求最大的遊客量,不如追求讓遊客在觀光地做多日的停留,這樣也會減少碳足跡。至於如何讓遊客願意在觀光地做多日的停留,則和文化產品的性質有關,將在後文再論。
而在文化產品的向度上,若要降低碳足跡,我的建議如下:
1. 盡可能使用本地生產的原料,避免從他處進口原料。在這個原則下,我們便不應從大陸或其他地方進口廉價的商品,作為觀光地千篇一律的紀念品。反而應發揮創意,將本地的材料與技術結合,生產經濟效益更大的文化產品。
2. 避免使用過度精美的包裝手法來增加產品的價值,因為精美包裝的生產本身也會增加碳足跡。
3. 文化場景未必只能販賣文化產品,它也可以販賣非實體的文化體驗,而文化體驗更能降低碳足跡。文化體驗的形式很多種,但是最好的體驗方式是讓遊客參與在地的生活,例如耕作、捕魚、工藝品製作…等等。以新北市為例,在土城彈藥庫可以讓遊客參與生態農作,在三峽可以讓遊客體驗染布,在新莊可以讓遊客在樂生院保留區中擔任志工,在平溪可以讓遊客參與天燈的製作…等等。
4. 有這些文化體驗,自然可以讓遊客在社區有更長久的停留,這也呼應了文化場景策略的第三點。
總之,為了要使地方文化產業符合低碳城鄉的原則,從文化場景和文化產品兩個向度來切入,或許可幫助我們踏出第一步。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