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上海記行(一)

上回去上海是2001年,為了參加一個研討會。這次是2010年,為了是蒐集國科會研究案的資料。睽違了九年的上海,變化真的非常大。浦東的建築物九年前還相當稀落,今天已經連成一片完整的天際線。




九年前上海只有兩條地鐵線,現在已經有了九條線了。上海房地產九年來大幅成長,造成房價過高的現象,致使副市長在前幾天都公開宣稱要提出控制房價、提供適居屋的對策。



為了迎接世博會,到處都在進行市容改善工程。


上海甚至蓋了一間城市規劃展覽館,裡面有驚人的巨大模型,展現城市未來的風貌


這一切都讓我驚訝不已。還好,有個現象仍沒有改變,讓我能把記憶重新拾回,那就是行人不守交通規則。上海的紅綠燈汽車是有效的,但是行人則不管面前的車子,紅燈照樣過街。人少時就要閃避車子,人多勢眾時就變成車子要讓人了。但是大概也是為了世博,現在每個大的街口都有類似義交的人員在管制與勸阻行人闖紅燈,這也是此行看到的一個有趣現象這件事證明了改變硬體容易,改變人的行為或思維難。









1 則留言:

  1. 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感覺耶
    那裡的建築和所謂的硬體發展的令人驚訝
    不過 那裡的人 還是很rough

    真的有可能改嗎?

    回覆刪除

羅賈瓦(Rojava)實驗

20世紀美國無政府主義行動與理家 布克欽(Murray Bookcin)在其提倡的「民主城鎮自治主義」(democratic municipalism )中, 承繼無政府主義的反支配精神,但也針對其缺乏制度設計,提出以基層市民大會、直接民主與跨社區邦聯為核心的制度藍圖,提供一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