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脈絡中的地景 (land-scape)
Paul Groth and Todd W. Bressi 在1997年時歸納了一個文化地景研究的架構,我在此把它們條列出來:
1. 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地景是相當重要的研究對象,因為一般人民是藉由用這個環境來獲得生活的義意。
2. 地景研究的主題同時包涵了都市與鄉村,以及生產性與消費性空間。
3. 在文化地景的詮譯中,要對照出各地之間的多元性,或是找出一種共通的本質性,始終是一個被爭論的議題。
4. 地景研究需要人人能懂的寫作文體、也需要學術性的文體,以儘可能影響最多的人。
5. 跨領域是地景研究的本質,因此有許不同的理論與方法可選擇,
6. 各種文化地景研究方法仍有一個共同點:視覺與空間的資訊是最重要的資料來源。
若我們將之與近年來談全球化重要理家Arjun Appadurai所提出的文化經濟流動概念相比較,可能會得出有趣的洞見。Appadurai認為文化的全球化有五個重要面向:
1. 族群景觀(ethnoscape):人口流動
2. 科技景觀(technoscape):生產技術的流動
3. 金融景觀(finanscape):錢的流動
4. 媒體景觀(mediascape):影像的流動
5. 觀念景觀(iedoscape):意識形態的流動
他用了景觀(-scape)這個後綴詞自創了上述的概念來描述全球化的現象,這一方面指出景觀不規則的形貌,另一方面則指出「它們並非客觀的、從任何角度看都一樣的既定關係,而是深受觀點而異的建構物,因不同行動者的歴史、語言與政治處境而異,這些行動者包括:民族 國家、多國組織、離散社群、次民族團體與運動,甚至面對面的親密團體,像是村落、鄰里、與家庭。」
我在這裡加上一個不會流動景觀:土地景觀(landscape),也就是我們關心的文化地景。我認為我們若要研究當代民眾如何藉由日常生活地景使用來形成其身份認同,我們恐怕要將Appadurai的文化流動考慮進來。人口、科技、金融、影像、意識形態都是可以流動的,唯獨土地是不可能流動的。但是土地將會是諸般流動項目在某個時刻交會的地點,這個交會形成了地景文化意義的來源。換句話說,在當今的時勢之下,地景如何被再現、解讀與使用,可能都和社會行動者的設身處地有關。這也是研究地景與認同建構之間的關係時,必須留意的地方。
好熟的文字…曾有的感動及熱忱卻漸漸離我而去…忽然有點傷感,走在現實的世界中,老師我只想說理想的路很遠…不過學術或業界卻都很難走…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