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日本白色里山行(四)


余吳位於琵琶湖的北側,到了冬季積雪非常厚,因此2月3日的活動就從穿雪鞋登山的開始。雪鞋看起來像是短小而寛濶的雪屐,由於其底面積大,踩在鬆厚的積雪上腳才不會陷進雪中。我們一群人在指導員的帶領下,蹣跚地在雪地中緩緩走上坡。據說完整的行程可以走個六、七個小時,但是因為我們是初學者,所以只讓我們走個兩個小時,小小體驗一下,不過大家已經走得氣喘吁吁了。一路上可以看到鹿和熊等野生動物走過的的足跡,而且也可以看到非常壯麗的雪景。整個聚落除了我們以外沒有其他的觀光客,據說是因為日本人並不喜歡那麼長的雪季,只有不常看到雪的我們才會那麼興奮地在雪地中活動。









下午我們到料里媽媽的家去作客,沒想到料里媽媽首先招待我們的是讓大家去幫她採蘿蔔。這個農事體驗真是太有趣了,我從來沒有想到竟然可以在雪地裡採摘蔬菜。為什麼會在雪地裡採收蘿蔔呢?原來在余吳當地的農民,會故意讓青菜留在土裡,下了大雪之後,等於是把菜放在天然的冷凍庫,這個作法不但可以讓蔬菜保鮮,也會讓蔬菜的味道更加甜美。






看我們玩得差不多了,料里媽媽就請我們到屋裡去吃點心。一進屋裡,就看到擺了很多娃娃的一個座架,我們學生一看就說那是女兒節的擺飾,我倒是完全不曉得有這個習俗,學生笑我說日劇看得不夠多。我想也是。我其實對於日本的文化並沒有特別的好奇,因此原本也沒有太多的期待。而這次來參加的學生,看起來都是程度不等的哈日族,我看她們不管看到什麼都好開心,甚至一見如故,這倒顯得我像是個局外人了。說到這個,連一起來參加的謝老師都坦承,他是因為玩三國遊戲的電玩,而對日本歷史產生興趣,因此也到過日本好幾次,對日本的傳統文化、次文化,都頗有涉獵。經過這之的見學之旅之後,或許我也該開始學學哈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文化地景到地景的文化政治

從十七世紀以來地景一詞在西方指的是視覺可見的土地、以及這種視覺方式所發展的繪畫或庭園。 在這種字義下的地景,強調的是特定框架視野的方式、觀看地勢的角度、甚至是理解世界的觀點。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美國地理學家卡爾.紹爾( Carl Sauer )的倡導,地景這個用語進入了人文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