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3日 星期五

日本白色里山行(一)

一切起始於我跟周維崇老師說的一句玩笑話:「你怎麼不帶我一起去?」

周老師在2014年暑假悄悄地帶了幾個升大四的學生,到日本滋賀縣的琵琶湖周邊的山村去住了五天,體驗日本里山文化的生活。所謂里山者也,意為家裡附近的山。其重點在於強調淺山地帶的農村,妥善地利用與保護山林資源與水資源,發展無毒的農業,使生活、生產和生態達成一個和諧的平衡。這種文化已成為一種農村發展的倡議,而琵琶湖正是重要其發源地之一。

周老師所服務的台大城鄉發展基會,大約在五年前開始和位於京都附近的NPO組織湖國體驗樂活旅遊(https://www.facebook.com/pages/Rural-Tourism-in-Lake-District-Japan湖國體驗樂活綠色旅遊/367675836590560?pnref=story)接觸,試辦了台灣旅客到里山農家住宿的活動。當時我就想去,可惜時間無法配合。因此聽說他又帶學生去了,我就說:你怎麼沒通知我?

我講這句話的時候,王秀娟主任剛好也在,她聽了就說系上有一筆海外學習的經費,建議我寒假帶學生去參訪。我當時聽了覺得有點遲疑,因為出國對我來說,最大的困擾就是需要有人幫忙我處理照顧小孩的事情。此外,我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那麼想去。況且,這種旅程不是說叫旅行社代辦就可以,很多協調與聯絡的事都得自己來。(另外還有一些說來極為世儈的理由:如果是出國參加研討會,可以豐富自己的履歷,而帶學生出國相對來說就沒那麼有會值。同樣花時間,花在研討會較有價值...真是俗不可耐又自私的想法⋯⋯)

左思右想之後,我決定帶小孩一起去,我想這對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說,因該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學習機會。於是就硬著頭皮,接下了這個任務(其實也是因為以前曾看過一本書,說很忙的爸爸應該要帶孩子一起出差,既可增廣孩子見聞,也可培養親子感情)。

可是接下這個任務之後,我覺得壓力好大。第一,我不知道小孩能不能乖乖聽話,因為我得照料另外14個二十歲的「小孩」,而且這個旅行在體力上我也不知十一歲的小孩能不能負荷。第二,我們去的地方剛好正是冰天雪地,我也有點擔心孩子的身體,而且又得幫他準備雪衣、雪鞋等裝備,還沒出國前就先要花上一筆錢。第三,接待我們的老師我完全不認識,她會一點點中文,我完全不會日文,雙方只能用英文溝通。第四,為了安排出這九天的時間(包括四天是我自己在京都的行程),出國前一大堆公事都得用最快的方式處理。結果,在出國前幾天,我幾乎天天都沒睡好。不過幸好聯絡的方面尚稱順利,同學們也都順利安排了各自的旅程(我們是在日本集合的)。



而我們甚至還在出國前,還先去了解一下號稱台灣里山之一的八煙聚落。



最後,在一片忙亂之中,我們終於在1月30日出發前往日本了。但我在出發那天,心中仍懊惱不應該跟周老師說那句玩笑話的。(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文化地景到地景的文化政治

從十七世紀以來地景一詞在西方指的是視覺可見的土地、以及這種視覺方式所發展的繪畫或庭園。 在這種字義下的地景,強調的是特定框架視野的方式、觀看地勢的角度、甚至是理解世界的觀點。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美國地理學家卡爾.紹爾( Carl Sauer )的倡導,地景這個用語進入了人文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