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河座藝術活動

我們大一同學的作品在昨天走出了輔大校園,在中港河廊首次和新莊居民展開了對話。這件事對我個人的意義很大,因為長久以來,我一直覺得輔仁大學應該和新莊的社區有更緊密的連結,我也一直希望修習基本設計的同學能了解,景觀系的基本精神,就是為社區居民設計。而昨天舉辦的河座藝術節提供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活動酷卡

事情要從學期初,中港河廊志工隊的周銘賢隊長來找我說起。他告訴我水利局有一個行銷中港河廊的計畫,而他認為輔大景觀系作為在地的學術機構,應該和新莊社區大學共同參與這個計畫。由於去年他在我們校園內看到學生的創意坐具作品,他覺得蠻適合在中港河廊展出的。我聽了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社區居民以不同的方式來體驗河廊的空間,當成「擾動」社區的一種方式。

在和我們系主任王秀娟討論後,我們找了台大城鄉基金會的周維崇與吳瓊芬老師組成了一個團隊,接了水利局這個案子。在輔大的參與方面,主要就是這次的座具展出,以及下學期我們研一學生和社區共組的河廊發展議題工作坊。

參訪桃園地景藝術節

周隊長導覧中港河廊

回來談這次的座具展。雖然每年大一的同學都有這個題目,但是過去都只是在校園展出,所以問題不大。但是這次要搬到外面去,就有一些需要考量的課題。首先是座椅的安全性,因為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東西,所以通常不會像專業施工的椅子那麼堅固。因此,我們後來決定只展出半天,把它當成一個像是parking day的概念,也就是說以短暫的時間,讓居民看到原來中港河廊可以變得更有趣。而為了辦這個活動,我們請系學會請了一些同學,在當天進行街頭藝人的活動。另一個課題是如何激發學生更多的想像力,因此我們在學期中辦了兩次的見學之旅,一次是去參觀桃園地景藝術節,第二次則是請周銘賢隊長帶著同學導覽中港河廊。第三是活動的宣傳,這部分主要是由台大城鄉基金會那裡來負責。

校內評圖
在進行了這麼多的前置工作後,昨天終於開展了。老天幫忙,在下了幾天雨後竟然送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冬陽。看到來這裡散步的居民看到座具的欣喜之情,讓我真的看到,我們的座具真的有能力把缺乏感情的空間(space)轉變成充滿意義場所(place)。心裡偷偷期望,居民在明天來這裡以後發現座具都撒走之後,會開始去問里長,「我們可不可以把河廊弄得更有趣一點?」接著,由於更多的社區居民以更多樣的方式使用這個空間,河廊逐漸成為新莊人共同的公共場所,成為新莊生活中的小確幸。(這裡是媒體的報導)




從下學年開始,我就不再負責大一的設計了,所以我把這次的活動當成送給自己的禮物。我要特別謝謝所有大一同學的努力,基本設計老師的付出,以及最辛苦的張耕容助教。

我的畢業生林愷昕贊助她的文創產品義賣
顏予也來插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文化地景到地景的文化政治

從十七世紀以來地景一詞在西方指的是視覺可見的土地、以及這種視覺方式所發展的繪畫或庭園。 在這種字義下的地景,強調的是特定框架視野的方式、觀看地勢的角度、甚至是理解世界的觀點。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美國地理學家卡爾.紹爾( Carl Sauer )的倡導,地景這個用語進入了人文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