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101大一作品:體驗好環境


一、教學目標

1. 發對環境的敏感性。
2. 理解使用者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3. 認識環境構成的元素。


二、操作方式

1. 選擇一個你認為有好品質的外或半外的小角落,面積不可大於64平方米。
2. 這個角落必須具有包被感,亦即,至少一面、至多三面是不可穿越的:例如有牆、大樹、花叢、建築物入口、或其他屏障物 。
3. 從你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身體的活動等方面,分析為什麼你覺得它是一個好的環境。
4. 分析該空間之構成要素。
5. 以上之觀察與分析可以用下列媒介表達:
            (1)攝影
            (2)素描
            (3)文字、圖表
            (4)其他可能形式(例如影片)
6. 將上述觀察與分析結果與該角落的平面圖結合
7. 製作一個1:20之現況模型,並將相片剪裁的方式將自己的模型(1:20)放置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從文化地景到地景的文化政治

從十七世紀以來地景一詞在西方指的是視覺可見的土地、以及這種視覺方式所發展的繪畫或庭園。 在這種字義下的地景,強調的是特定框架視野的方式、觀看地勢的角度、甚至是理解世界的觀點。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美國地理學家卡爾.紹爾( Carl Sauer )的倡導,地景這個用語進入了人文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