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

拼貼記憶

下午在"記憶與地景"的課堂上討論了一些有趣的議題。一開始是我在抱怨自己的記憶力退化,明明上星期才規定的期末作業deadline,這個星期又忘了。為了怕忘記,於是我就把它寫在syllabus的第一頁;沒想到我翻到次頁,發現原來我上星期已經把deadline寫在上面了。


博士班的同學W(很同情地)說,老師因為年紀較長(其實也才四十出頭),事件經歷得多,而這些事件散置在記憶庫中還來不及整理,因此無法即時喚回。相對地,同學們因為年紀較輕,記憶庫的資料還不是很多,因此比較容易將之建置歸檔,召之即來。

真謝謝W,讓我覺得心情好多了。

而後大家開始興緻勃勃地展開有關記憶的討論,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主題是:因為過去發生過的事件在個人的記憶庫中是散亂的,唯有面臨當下某個類似情境時("我看過類似的景象"or"這個味道我聞過"),腦中才開始去搜尋並將片斷的知覺拼貼為一個完整的事件,成為有意義的記憶。這也是口述歷史能夠進行的前提。

那有趣的問題就來了:在網路時代成長的這一代,她們所經歷的多是本身片斷而碎裂的事件,所以當她們的企圖拼貼一個有意義的記憶時,召喚來的只會是更多的片斷事件,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此外,許多科技的發明,使得人類產生"記憶外部化"的現象。舉例來說,當我們把記住電話號碼、約會時間、待辦事項等工作都交給了PDA手機時,這些事件就不再貯存於人腦的記憶庫了,而是電腦的記憶庫,因此未來恐怕連記憶拼貼的工作都要交由機器來代勞了。

下了課之後,我開始在想,我的健忘到底是因為來不及整理我的記憶資料庫,還是因為資料庫中根本沒有事件,因為它們都被我記到PDA手機中去了?這還真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1 則留言:

  1. 顏老師~~幫小朋友說說話
    記憶的外部化也許可以讓頭腦空出位置,進行更高層的推理與思考,聽起來如何?

    令我想到,外接式硬碟也是為了讓一拖拉股的記憶可以被"save"起來,抽走,收好,然後帶著一種"我已經存檔"的安全感,繼續在茫茫資訊海裡追求更多根本來不及處理的資訊?

    還有一種更高招的externalize,是講出來後,就把它從記憶黑板中擦掉,但因為講得很深刻,所以別人都會記得,然後不斷提醒你..."你曾經說過布拉不拉....影響我很深布拉不拉...." 然後你自己卻一點也記不得了!

    回覆刪除

從文化地景到地景的文化政治

從十七世紀以來地景一詞在西方指的是視覺可見的土地、以及這種視覺方式所發展的繪畫或庭園。 在這種字義下的地景,強調的是特定框架視野的方式、觀看地勢的角度、甚至是理解世界的觀點。到了二十世紀初,由於美國地理學家卡爾.紹爾( Carl Sauer )的倡導,地景這個用語進入了人文地理學...